10月22日,海南省人社廳公布《海南省電子勞動合同工作指引》(下稱《指引》),明確依法訂立的電子勞動合同視為書面勞動合同,與書面勞動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其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該政策將從2022年1月1日起實施。
電子勞動合同政策出臺的背景何在?適用范圍是什么?如何訂立電子勞動合同?10月23日,海南日報記者邀請海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解讀。
據介紹,《指引》的出臺和即將實施,旨在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與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訂立電子勞動合同,規范電子勞動合同的管理,保護雙方合法權益。海南省鼓勵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提高勞動用工管理水平和效率。
電子勞動合同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據介紹,注冊或者實際經營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電子勞動合同、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服務機構提供相關服務適用《指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電子勞動合同,依照《指引》執行。企業與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存在勞動管理的勞動者訂立電子協議的,參照《指引》執行。
電子勞動合同如何訂立?
海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電子勞動合同的,要通過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服務平臺訂立。用人單位可使用政府部門或市場主體建設的第三方訂立服務平臺,也可以使用自建的訂立服務平臺。
據介紹,訂立服務平臺應符合以下四點要求:遵循《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平臺功能建設規范(GB/T36320-2018)》和《電子合同訂立流程規范(GB/T36298-2018)》的相關原則,確保電子勞動合同的訂立、生成、傳輸、儲存全過程滿足真實、完整、準確、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要求;
要按照《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第三級的相關要求實施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確保平臺穩定運行;
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電子勞動合同信息保護制度;
要留存訂立和管理電子勞動合同全過程證據,保證電子證據鏈的完整性,確保相關信息可查詢、可調用,為用人單位、勞動者以及法律法規授權機構查詢和提取電子數據提供便利。
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時如何確保真實反映當事人意愿?
海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要確保向訂立服務平臺提交的身份信息真實、完整、準確。此外,訂立服務平臺要通過數字證書、聯網信息核驗、生物特征識別驗證、電子社保卡、手機短信息驗證碼等技術手段進行認證,真實反映訂立人身份和簽署意愿,并記錄驗證確認過程。
原標題:權威解讀丨海南省人社廳:電子勞動合同政策提高勞動用工管理水平和效率
責任編輯:郭微微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